可才到手没两年,就被嚯嚯光了。
一会儿卖了抵徭役,一会儿卖了换吃食。
因为怕缴纳粮税,干脆把全部的地都卖掉,看得人气死。
族长感慨完从前,试探着问秦瑶:“你可是想买回原来的田地?”
秦瑶颔首,她确实很中意现在租种的这十亩良田,可惜她试探过刘大福口风,他并没有想卖的意思。
其实她也理解,换她她也不乐意,家里无病无灾的又不缺钱,这十亩还能把他家散碎在四周的良田连成一大片,为了方便灌溉,他挖好了沟渠取水,成本是蹭蹭往上蹿。
但村里这些地,别的秦瑶还真看不上。
如果她和刘大福不熟,又或者刘大福是个只知道压榨租户的恶人,她有的是办法让他同意。
可惜,人家对她是真的好,也时常给租户恩惠。
她既不想放弃这片地,又不想用手段得罪人,只能来找族长。
族长刚刚因为石料钱而展开的眉头,这会儿又深深皱了起来,“这可不好办啊。”
秦瑶心里也清楚不好办,于是又补充道:“如果他愿意,我可以出高价,麻烦族长帮忙问一问,我这也是不方便,这才来找您当个中间人,万一有什么,两家也不至于闹到不愉快。”
族长沉思片刻,勉强点点头,秦瑶都要走了,嘴里还嘟囔,“你这丫头可真会为难我啊。”
嘴里这么抱怨,行动却很迅速,当晚就把刘大福喊家里吃饭,试探对方口风。
刘大福是想了又想,也没松口。
人也很现实,你想要我的好东西,总得拿等价的好东西来换吧?
高价实在算不得什么,又不是双倍。
双倍秦瑶出不起,于是没谈妥。
但想将刘季这个罪魁祸首千刀万剐的情绪,在这一刻到达顶峰!
炒栗子
天一天比一天冷,刘家村的村民们却一天比一天躁动。
掐算着日子,这会儿应招前往边关运粮的民夫们应该回来了。
别家的女人孩子,一天能往村头跑四五趟,就盼着家里男人能平安回来。
有那稍微得闲的,一群搭伙去下河村大路口看看,顺便打听打听,谁家有人先回来了没有。
得知已有同县城的民夫归家,一颗心越发激动忐忑。
唯有秦瑶母子五人,没事人一样,该吃吃该喝喝。
这不,大郎拿着大半盆的栗子,秦瑶又提了一桶从河边筛的细沙石头,母子两摸准何氏下工的点来到刘家老宅,非要张氏、何氏一起研究那什么炒栗子。
一看那桶里的沙石,张氏眉头便是一皱,“人家炒栗子不是用河沙,是铁砂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