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谢过茶,就晃到陈医生的书架边上,捡了本书翻了起来。
“少爷,你这么翻人家的书是不是太不礼貌了?”小绿被郭芙戳不过,过来对我说道。
“嗯?没事,陈老师算我半个师傅,徒弟到师傅这里来查资料,也没什么失礼的吧?”
我一面品着茶,一面翻书说道:“嗯,好茶,正宗的龙凤团,是贡茶啊,杜仲的煎茶手艺越来越不凡了。”
“呵呵,我说今天一早起来左眼皮就跳,原来是有稀客盈门啊。改之,你今天怎么有空来看我了?”
陈自明听到童子的报告,放下了药箱就风尘仆仆的过来书房见客。
“陈老师,我今天给您带来了位重症,这是……家岳。”
我稍有心虚的看了郭芙一眼,看她嘟嘟嘴没理自己,知道她心里还是有点吃味,但是还算懂事没有拆我的台。
陈自明看了一眼,心里就有了数,他请出脉枕,替陆立鼎号了号脉,然后把手压在陆立鼎胸前说道:“请问这位先生今年贵庚了?”
“免贵,小可今年三十有六。”陆立鼎答道。
陈自明点点头,又摇摇头叹道:“改之,这次我没法帮你了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大惊。我赶紧问道:“莫非……”
陈医师摆摆手道:“此乃虚劳之症,不及一般劳症凶险,但是牵延太久,如果让我负责,调养需用半年时光或可痊愈,只是眼前我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,却腾不出空来。”
我和大家听后,不禁都嘘了一口气。
“大夫,您说我爹的病是可以治愈的?”无双急着问道。
“如果找一位深通医理的内诊医师,专门负责调养当可痊愈。”陈自明回答道。
“那如果不及时救治呢?”无双接着问道。
“只怕会恶化为结核症。”
“陈老师,您有推荐的人选吗?”我问道。
“有,但是只怕最近都抽不出人手。”陈自明为难的说道。
“莫非江南将有瘟疫盛行?”我忽然感到一阵不祥的预感。
“这个……恕我不能多言。改之,你且不要多问了,我们自当竭力遏止,言尽于此,我给你开张清单,按此方抓药,虽然虚劳之症不会根除,但是有缓解病痛,防止恶化的功效。”
陈自明撵须沉吟良久,还是摇摇头说道。
众人默然,陈大夫已经暗示大家可能有瘟疫爆发,但是现在还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,看情形是怕我们外传引起大面积的恐慌。
“大夫,请问这种病是否有传染性?”陆立鼎颤巍巍的站起来问道。
“再没有恶化之前,是不会传染的。”
“那在下也就放心了,我们回去吧,不要在为难陈大夫了,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人家去做。”陆立鼎道了谢,带头往外走。
我走在最后,接过药方问了句:“陈老师,能跟我说下是什么疾病吗?”
陈自明当我是半个学生,见左右无人,就小声的对我说道:“是天花……不过你切不可外传,不然会引起大面积的恐慌。”
我听了,不禁哈哈笑了起来,笑得陈自明目瞪口呆,继而转化为愤怒:“杨过,我不过没有时间救助你的外父,你又何必如此不屑民间的疾苦,难道你外父是人命,别人家的子女、父母就不是性命关天的大事了吗?我真是看错了你!”
我止住笑声道:“陈老师,您别生气,等我一下,我马上回来。”
我跑出门去,到门外吩咐一声,我还有事和陈大夫商量,让他们先回家。
就抱着女儿进了陈医生的书房。
“陈老师,如果是霍乱、麻风或是别的传染病,我不敢说大话。但是预防大面积爆发天花的话,我有办法。”
“此话当真?”
陈自明乍听此言,只觉如惊雷入耳,千年难解的医学难题,高发死亡病例的天灾,眼前的黄口小儿居然说有治疗的办法:“你快说说是怎么回事?”
我笑道:“您先别急,听我慢慢道来。”我刚要说话,怀里的孩子不知是饿了还是尿了,哇哇大哭起来。
陈自明看我手忙脚乱的解开孩子的襁褓,不由拂袖道:“你如果还是不忿我不肯出手救人,来消遣老夫,我可没工夫和你在这耗时间,现在钱塘镇还有数千百姓等我前去。”
我停下手里的动作,抱着光溜溜的女儿说道:“您知道我是怎么样的人性,我是不是那种不分轻重无理取闹的人。”
陈自明压了压火气道:“那你带着个孩子在我这成何体统。”
我把孩子往我手里一递,说道:“您稍等我片刻,一盏茶时间。”说着我顾不得惊世骇俗,凭空消失在了陈自明眼前,把陈自明吓了一跳。
没用一时三刻,我拉着郭芙和小绿回来了。把孩子交给她俩照顾,自己又跟陈自明聊了起来:“陈老师,你有没有听说过虏疮与赤斑疮之说?”
“然。”
他知道我说的就是天花的幸存者留下的痘疤。
前代庞安时《斑痘疮论》言:“天行豌豆疮,自汉魏以前经方家不载,或云建武中南阳征虏所得,仍呼为虏疮。”
“那先生可知,有虏疮者,此生不再生天花吗?”我此言可谓是开山裂石之言。
“莫非,人得过天花后,就不会再次复发?”陈自明问道。
“正是如此,而且葛洪《肘后备急方》有言:『比岁有病时行发斑疮,头面及身,须臾周匝,状如火疮,皆戴白浆,随决随生,不即治,剧者数日必死,治得差后,疮瘢紫黯,弥岁方灭。引恶毒之气也。世人云:元徽四年,此疮从西东流,遍于海中,煮葵菜,以蒜齑啖之,即止。初患急食之,少饭下菜亦得。以建武中于南阳击虏所得,乃呼为虏疮,诸医参详作治,用之有效。』”
陈自明摇头道:“此皆丹道狂生之言,不足信也。更何况,情急之下我去哪找葵菜来?”
我说道:“非也,煮食葵菜并非其中关键,关键之处在于『此疮遍于海中』此一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