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觉远耷拉的眼睑飞快地颤动着,情绪复杂地看看赵胤,再看看赵炔。
&esp;&esp;他的存在,仿佛有些多余。
&esp;&esp;可他是个老实和尚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比他的师父道常要实诚许多,素来是有一说一的性子,根本就没有道常那么多的弯弯绕绕。所以,“业障未清、紫微异动、帝星示警”确实是他的真实看法。
&esp;&esp;现如今,内殿里兄友弟恭,其乐融融,这些异数看起来就像一个笑话。
&esp;&esp;难不成是老天爷在逗他?
&esp;&esp;“陛下贫僧尚有一言”
&esp;&esp;老和尚颤歪歪的声音刚出口,就被赵炔摆摆手略过去了。
&esp;&esp;“大师,朕让御膳房备了斋饭,有什么,等吃完再说。”
&esp;&esp;觉远:
&esp;&esp;吃饭竟比江山社稷更为紧要?
&esp;&esp;皇帝说的斋饭,是为觉远一人备下的。
&esp;&esp;同一个屋子,不同的炕桌,老和尚的面前是清汤寡水的斋饭,一片绿叶如飘萍,外加两块白豆腐,但是皇帝和赵胤面前的就是美酒佳肴,精致饮食了。
&esp;&esp;若非觉远修练多年,只怕单看这餐饭就得破功。
&esp;&esp;皇帝朝赵胤举杯,见他一动不动,随即又放下来,轻声一叹。
&esp;&esp;“朝野内外的流言,确实是朕有意为之。朕存了封王的想法,看看上上下下都有什么反应,不过封地就藩嘛”他微微阖眼,看了一眼觉远。
&esp;&esp;“大师认为天有异动,想是命数重回轨迹让阿胤最好远处就藩,以免冲撞紫微,引发纷争。”
&esp;&esp;赵胤眯了眯眼,没有说话,觉远却觉得脊背泛寒。
&esp;&esp;“贫僧之言,也并非己心。贫僧也不愿大都督远去千山万水,只是天道有轮回,乾坤有定数。明光郡主本非常人,更非大都督良配。有她夹于天道缝隙之间,必将引发煞气干戈,危及我朝江山社稷。大都督和明光郡主既放不下情孽,那远走避祸,不失为一条坦途。”
&esp;&esp;赵胤看着他,目光冷冷的,仍然不说话。
&esp;&esp;觉远脑门凉飕飕的,清了清嗓子,才又道:
&esp;&esp;“贫僧对天起誓,以上字字句句绝无半点私心,否则”
&esp;&esp;“大师!”皇帝打断觉远的话,笑道:“朕与阿胤自是明白你的苦心。此事,你也无须多想。这天下是赵家的天下,这江山是赵家的江山,我与阿胤一母同胞,骨肉兄弟,有什么纷争是一杯酒一顿饭不能解决的?若是不能,那便再来一顿。”
&esp;&esp;他举杯,又一次敬赵胤。
&esp;&esp;“来。阿胤,喝。”
&esp;&esp;“谢陛下。”
&esp;&esp;赵胤端起酒杯,碰了碰嘴唇。
&esp;&esp;“又同我客气。”皇帝不悦地看他一眼,微微沉声:“封王之事,听我的。就藩之事,听你的。如何?”
&esp;&esp;之前赵胤并不愿意恢复身份,对此十分固执,赵炔以为要费好一番口舌才能说服他。
&esp;&esp;不料,赵胤闻声,只淡淡点一下头,便应了。
&esp;&esp;“好。”
&esp;&esp;光启帝大喜。
&esp;&esp;“阿胤这是同意了?诶,这真是一桩大喜事。父皇留下的空白血经总算能派上用场了”
&esp;&esp;“陛下。”赵胤突然起身,打断了他的话,然后看着光启帝眉开眼笑的脸,冷肃道:“臣请就藩,远离京师。”
&esp;&esp;光启帝的笑容僵了僵,看着他。
&esp;&esp;“阿胤为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