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时雍很会抓人的逻辑漏洞。
&esp;&esp;哲布亲王闻声,踌躇一下,愣了愣,突然笑开。
&esp;&esp;“宋姑娘果然有一颗玲珑心。我没有见过此鼓是真,但也不是一无所知。祖上有双生鼓图纸留下,还有一个与双生鼓有关的传说”
&esp;&esp;哲布娓娓道来,竟与玉姬口中的传说有些类似。
&esp;&esp;两个故事都是祖上有一个姑娘得了鱼鳞病,长了一身“蛇肤”,与心爱男子被迫分开后,被剥皮制鼓。不同的是,玉姬所言,双生鼓是为了让她永久地庇佑狄人,当成族中圣物来看待,而哲布口中的双生鼓是为“不祥之物”,鼓一响,便生杀戮。因此,哲布的祖上才会把它私藏起来,不使其得见天光。只是,后来双生鼓终究是遗失了,流落到民间,并因此造出许多杀孽。
&esp;&esp;时雍又不懂了。
&esp;&esp;“既是不祥之物,为何不毁去?还留存做甚?既是不祥之物,又为何会引来你族中人争抢?”
&esp;&esp;哲布目光微微一闪,似乎不想回答,声音明显有些犹豫。
&esp;&esp;“这个因是我朝机密,不好对人言。”
&esp;&esp;他也算坦诚。
&esp;&esp;时雍没有再追问,而是将视线投向了似笑非笑的白马扶舟。
&esp;&esp;“厂督对双生鼓也有兴趣?莫非也是你祖上遗留之物?”
&esp;&esp;呵!
&esp;&esp;白马扶舟就知道这女子饶不了自己,但凡有机会是一定要损他一损的,奇怪的是他竟没有半分火气,看着她一张一合的小嘴,还有那满脸的疑惑和不屑,极得乐趣。
&esp;&esp;“姑姑知道我为何而来?”
&esp;&esp;时雍眉尖一挑,“你不是说了么,受陛下差遣,为李太后祝寿。”
&esp;&esp;白马扶舟抿唇轻笑,“没错。李太后是我朝陛下的表姨,若能寻回双生鼓奉上,这寿礼岂不是更有诚意?”
&esp;&esp;哼!
&esp;&esp;说得冠冕堂皇,谁知有什么心思?
&esp;&esp;时雍莞尔,“看来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,误以为厂督绕道前来,是为了占为己有。抱歉!”
&esp;&esp;白马扶舟知道她嘴损,浅浅一笑,眼神深深看她片刻,转头看向了哲布。
&esp;&esp;“敢问亲王,可有线索了?”
&esp;&esp;双生鼓,不仅赵胤在找,狄人族在找,北狄也在找。
&esp;&esp;可是,自从那天被雅各布带着跳入古井,最后一次出现便是在古井秘道后山的木屋,见过双生鼓的人,只剩玉姬。
&esp;&esp;以及那个与鼓同时失踪了的大巫。
&esp;&esp;这两日,除了寻找来桑,赵胤也在彻查此事。如今把哲布在冁北的情况都摸清了,双生鼓却毫无头绪。
&esp;&esp;几个人交换了意见,一致认为,“大巫定是杀人夺鼓之人。”
&esp;&esp;“可是此人现在何处?”
&esp;&esp;白马扶舟轻声问着,微眯的眼又望向了哲布,缓缓勾唇。
&esp;&esp;“能逃过锦衣卫法眼的人,不多。”
&esp;&esp;他什么也没有说,眼神却有些暗指北狄。
&esp;&esp;哲布一听,眉头沉了下来。
&esp;&esp;“能逃过锦衣卫法眼的,不是还有东厂么?”
&esp;&esp;时雍一怔。
&esp;&esp;差点笑出声来。
&esp;&esp;想不到耿直的哲布,竟然也能有如此神怼的金句。
&esp;&esp;她看好戏地盯住白马扶舟,奈何这厮脸皮够厚,毫无反应,只是一笑。
&esp;&esp;“那是哲布亲王有所不知了。以东定侯的手腕与魄力,我区区东厂怎能与之匹敌?”
&esp;&esp;哼!
&esp;&esp;嘴上谦逊,一肚子坏水。
&esp;&esp;时雍翻了个白眼给他,恰与白马扶舟对个正着。
&esp;&esp;他轻轻扬眉,眸中带笑,仿若饱含深情,瞧得时雍心里一窒,赶紧避开视线
&esp;&esp;巧得很,转过头又被赵胤逮住这眼神。
&esp;&esp;时雍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心道:坏了,侯爷该不会以为她和白马扶舟眉来眼去吧?
&esp;&esp;但见赵胤眼睛幽凉,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一般,冷冽地扫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