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急报!”
&esp;&esp;宫墙深深,红漆木门重重拉开,传出声声回响。
&esp;&esp;小椿子还没走到御书房,就摔了一跤,爬起来扶了扶帽子,又跌跌撞撞地爬进了殿内,重重跪下。
&esp;&esp;“陛下!永平府急报!兀良汗王巴图南下。兀良汗王巴图南下了!”
&esp;&esp;赵炔翻书的手一顿,好半晌才从椅子上站起来。
&esp;&esp;“信使何在?”
&esp;&esp;小太监结结巴巴,回头指着外面,“在,在殿外候着。”
&esp;&esp;赵炔拉下脸,手上的书飞了出去,啪的一声打在小椿子的脸上。
&esp;&esp;“还不快传!”
&esp;&esp;大门吱呀一声。
&esp;&esp;一股冷风吹进来,带出来人一身的风尘仆仆。
&esp;&esp;小椿子下意识地爬到旁边,把这个挨打的位置让给了传令的信使。
&esp;&esp;赵炔一动不动,一身冷冽的威压之气。
&esp;&esp;“前方战事如何?”
&esp;&esp;传令信使脸上布满了汗水,肩膀紧绷,提起一口气。
&esp;&esp;“回禀陛下,兀良汗王巴图带兵五十万,已过松亭关,夜袭了宽城,直逼永平府而来。”
&esp;&esp;赵炔慢慢地坐回去,握拳到嘴边,剧烈地咳嗽几声,李公公赶紧为皇帝递上绢子。
&esp;&esp;绢子拿开,上面凝着一丝鲜血。
&esp;&esp;李公公大惊失色:“陛下?”
&esp;&esp;赵炔叹息一声。
&esp;&esp;“李泉,传朕旨意!”
&esp;&esp;————
&esp;&esp;兀良汗与大晏渊源极深,但近几十年来,睦邻友好,来往频繁,老汗王也一直遵循承诺,不曾踏足大晏一步,但在漠北疯狂扩充版图,曾与北狄、孟拉等国多次交锋,未尝败绩,军力极为强盛。
&esp;&esp;几十年来,两国“将战、即战”的消息传谣过很多次,每次都无疾而终。这一次变故前,老汗王薨逝,新汗王巴图上位,民间也曾闹了一阵就要打仗了。
&esp;&esp;可是,随着兀良汗使团入京,光启帝赐嫁怀宁公主,这个谣言便不攻自破,很多人甚至认为大晏破天荒的第一次将公主和亲,必将换来两国更为长久的和平。
&esp;&esp;谁知世事难料,青山镇一案,兀良汗使者的死亡和怀宁公主的失踪,让兀良汗彻底撕毁盟约,起兵南下。
&esp;&esp;青山镇是毗邻卢龙塞的第一要镇,节制南北,临山倨水。
&esp;&esp;会拔人舌头且拥有火器的“邪君”还没有铲除,彼时的青山又迎来了战争的阴影。
&esp;&esp;烽火狼烟处,鬼魅闹人心。
&esp;&esp;蓟州镇毗邻青山镇,东起山海关,西经永平(卢龙)、迁安、遵化等州县境内的关口,青山镇发生这么大的争斗,死伤这么多人,又受到巴图南下的波及,怎么可能独善其身?
&esp;&esp;时雍和乌婵等人在蓟州休整了一日,返京途中便见到有流民从青山镇方向而来,扶妻携子,如同逃荒一般,有一些胆子大的,甚至当街抢夺。
&esp;&esp;沿途所见的景象,皆与来时不同。
&esp;&esp;时雍问乌婵,“你不觉得古怪吗?”
&esp;&esp;乌婵点头:“是很古怪。”
&esp;&esp;燕穆道:“我派人前去问问。”
&esp;&esp;大家一致赞同去找流民了解一下情况,不料庚一却出声阻止。
&esp;&esp;“此时不宜多生事端,我们要尽快护送太子返京才好。”
&esp;&esp;时雍淡淡扫他一眼,笑了笑,“行。听你的。”
&esp;&esp;这笑容,有些不同寻常。
&esp;&esp;庚一脊背瞬间浮出了冷汗。chapter1()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