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零零电子书>乱世如何开辟大航海(基建) > 90100(第4页)

90100(第4页)

人手极端短缺的时候,女兵自然进入了宋时的选项。

周云在宋时的安慰下放松了一些,不过脸上的神色还是有些犹疑:“宋大人,我看了你写的训导部条款,有些地方我不太懂!”

宋时看着她,示意她继续说。

训导部是宋时刚刚设立的部门,宋时照抄的指导员制度,根据世情修改了一下。周云在做完了流民安置任务后,已经荣升为训导部的主管了。

召集的都是永明城或者淡水港里面,通过了丙等考试的初级吏员,经过特殊的培训后被下放到军队的每一支旗队中,同军队同吃同住,负责教导新兵识字明理,安排一些士兵的文娱建设和心理情况检测,也有下情直达的意思,以免出现上将为了速胜而压迫过甚的情况。

而且训导员绝对不能干涉军事的指挥和军队训练,以免出现像大魏太监监军随意斩杀上将改变战情一样荒谬的情况。

不过这个政策刚开始实施,并不完善。

前天有个训导员面对新兵的时候为了立威直接仗杀了一个新兵。不过这个训导员忽略了宋时齐名编户的威力,每一个流民的身份编号以及特征都被收录成册,拥有独一无二的木质编牌,区区十万人,还不足以让宋时混乱,而每个从军的士兵都有一块金属的军牌,当晚发军服的时候就被查了出来少了一个人,最后查到了训导员的身上。

查清楚情况后,宋时直接在军营里判了斩立决,现场执行,用鲜血给他们长了点教训。

不要以为那些新兵都是流民出身,不识文不会武,没有背景家族就可以任意欺凌,既然他们选择了从军,将性命托付给宋时,别管是为了军饷还是一顿饱饭,只要来了军营并且遵纪守法,那宋时就是他们的后盾。

周云犹豫了一下,继续说道:“我不明白,为什么要大力宣扬家国天下和异族入侵,从那么遥远的角度教导他们保家卫国,而不是,简单的教导他们忠君呢,忠于皇室或者说……龚将军?”

“周云,你见过皇室之人吗?”宋时轻声问她。

周云摇了摇头,她也是流民出身,别说天潢贵胄了,她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永明城巡逻时的龚将军。

“那你有亲人家眷吗?”

“当然,他们现在就在永明城生活着,要不是龚将军的船队将我们接到了永明城,也许我们当时就饿死在路上了。”

“如果要你选,你是愿意为在千里之外从来没有见过的皇室而战,还是为了永明城的家人安危而战?”

“那为什么不是为了龚将军而战?”周云咬住了嘴唇,有些倔强的看着宋时。

她经历过颠沛流离的流民生涯,也知道现在在永明城的生活有多好,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好的生活给予更多的人,让德不配位的人下去。

宋时笑了:“你还没想透,为了遥远的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而战,终究是难以为继的,因为他们太远了。国与家,土地和生存,才是能激励我们奋发图强的存在。”

“皇室只是天下的管理者,并非国家本身,家族也不是,那只是一个象征,今天可以是朱氏,明天可以是王氏,后天也可以是宋氏,朝代的更迭,不变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,是汉人。国之根本在于民,而非一人之权。”

“当年大魏的太祖是扛着反抗蒙元暴政,恢复汉人山河的旗帜,才彻底推翻了蒙元。但是帝国也会腐朽,当新的已经过去,旧的就要退下,如果不明白为什么而战,就无法做出最正确的选择。”

“如果登上皇位的人,不能保境安民,反使百姓流离,骨肉相食,民不聊生。那么推翻它就是最正确的决定,不管那个人是谁,哪怕那个人是龚敬,哪怕那个人是我宋时。”

周云后退了一步,看着宋时冷静的神色,久久不语,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。

宋时伸手捋了捋周云有些凌乱的发丝:“怎么?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。换个说法你就不懂了?”

在宋时的举动下,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就消散了不少,周云缓过劲来,长长吐出一口气,感觉鼻根有些发酸。

“既然,你觉得大魏皇室做的不好,那么为什么还要帮他们对付女真鞑子?不应该和闯王他们一样自立为王吗?”

宋时给周云倒了一杯热茶,丝毫没有觉得周云的话有多么离经叛道,继续道:“你觉得现在已经山河破碎,苦不堪言,但是如果没有大魏顶在前面,南方的百姓遭遇的就不仅仅只是这些,那些从女真人手下救回来的南掳百姓过的是什么样子你都看到了。”

“大魏千错万错,但是只要他还在守护南方百姓,还愿意为驱除鞑虏而努力,他就依旧是永明城效忠的对象。如果他丢失了根本,无力挽回这一切,才是永明城真正放弃它的时候。现在的当务之急,是联合各方势力,共御外侮,保我山河。我们的忠与义,为的是生活在这里的百姓。”

中央集权是先进的,只有将大多数的力量集中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控世界,抵御风险。但是将权利世世代代的集中在一个家族却是不可取的,谁也不能保证遗传基因最后会诞生出什么样的奇葩,不说大魏那些当猪一样圈养的宗室,就算是皇帝,整个大魏朝也数不出来几个正常人。

这种概念的传播,也算是给以后留条路,现在就破除封建迈步到走向**,她一个人是做不到了,留个君主立宪的影子也好。

周云抽抽鼻子,一口饮下了茶水,被烫的忍不住抿了抿嘴:“可是这样复杂的道理,那些将士都是目不识丁的愚人,又怎么会懂得大人的心意?”

宋时无奈的递过去一张手帕:“现在不懂,以后会懂,他们现在目不识丁,未来却不一定目不识丁,这就是训导员存在的意义,教会他们,为谁而战!”

在现在主流的忠君爱国思想中,想要将忠君剥离出来其实并不容易,常规来说,应该在未成年的幼童三观还未建立时推广最为合适,宋时虽然也在收集这样的人手,但是等他们成长起来,还需要一定的时间,所以只能把20世纪才成型的民族概念拿出来说事。

民族概念虽然被称为想象的共同体,但是在后来,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坚固不催的利器和混乱的根源。

利器是相对于华夏,毕竟放眼全世界,民族概念最为统一先进的还是华夏,因为华夏的民族概念是文明级别的。早在先秦时候就展开了华夷之辨,确立了以文明、礼仪和道德区分彼此。

混乱的根源则是对于那些建国比较短,立国不正的国家来说,无法在其中找寻到自身存在的意义,只会在涂改和欺骗中走向极端,比如南棒子。

而女真和蒙古人在京师对百姓的所作所为,每周都会被集结印成小报,分发天下,改良了墨水后的印刷机最适合干这样掌控舆论的活。

宋时其实已经派人以经商的名义,暗自去联系闯王和其他的起义势力,别的不说,在太子军反攻女真人的时候,不求他们帮忙,起码别和女真人联合起来才好。

哪怕他们厌恶皇室,但是身为汉人,如果不愿意为同族尽力,那么到时候宋时想要讨伐他们也算师出有名,并且绝不手软。

“不过,训导之事,需要刚柔并济,不管是报纸,还是口号,或者是说书与唱戏,都是在无声无息影响他们。但是一味怀柔只会让

人轻视,过于刚强又容易引发之前仗杀的蠢事,其中尺度还是需要多加斟酌。”

周云点点头,憋住心中已经数月之久的郁气终于吐了出来,感觉整个人都松快了起来,虽然具体着手还有点犹豫,但是她感觉自己已经抓住了训导部的脉络。

这时门外响起来敲门声,周云去开了门,却看到胡泉端着一大碗面条走了进来。

宋时偏头看去:“诶,怎么给我送过来了,我可以去食堂吃的啊?”

胡泉眉飞色舞的看着宋时,调侃道:“呵,宋知府这大忙人,连自己今天生辰都忘了吧,作为琉球总兵的我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呢!这是你的长寿面!我特意找食堂做的!你尝尝!”

周云这才惊讶的站起来:“啊!今天是宋大人生辰?”

“见笑了,没什么好菜招待,这么一大碗面,周训导不如同我一起吃吧?”宋时不甚在意的接过胡泉的面,没理会他的调侃,认真的道了谢。

倒把胡泉弄的有些不好意思了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