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定场诗】
宝船归港鼓锣喧,祭天台上紫烟翻。
三教圣物凝玄阵,万邦信物列仙坛。
妖邪欲破护世脉,黎民齐护太平年。
且看礼成天地动,民心永固万千年。
且说郑和宝船历经九死一生,终于载着西洋诸国的护世信物返回应天府。成祖朱棣早命人在天坛圜丘坛预备盛大祭天礼,欲将各国护世纹脉与天朝阵图融合,永固海宇太平。道衍和尚亲率青蜈卫清扫坛场,忽见天坛地砖上的"万邦护世图"隐隐烫,知是天地共鸣之兆,却也暗藏危机——截教"金鳌左使"与修罗族"血河大祭司"正躲在幽冥血海,谋划最后一搏。
第一折宝船归航万民迎祭天筹备现玄机
龙江港码头,十万百姓持扫帚、灯烛、稻穗夹道相迎,宝船"清海号"桅杆上的"万邦护世图"在阳光下璀璨如金,满剌加的贝壳、古里的星石、锡兰的莲花等纹章交相辉映。郑和手捧西洋君主所赠的"护世金册",册中绘着各国阵图与天朝纹脉的联结,每道纹路都浸着百姓的血泪。
天坛之上,三层坛面已按"天圆地方"之制摆好三教圣物:顶层供佛教舍利金瓶,中层置道教太极图,底层陈儒家《御制大诰》,更有西洋诸国的护世信物环列坛周,形成"万邦来朝"的护世阵眼。道衍和尚以贝叶经丈量阵位时,忽见经中"祭天篇"多出一段批注:"礼成之时,必遭妖劫;破劫之法,唯在民心。"
第二折祭天礼启妖雾至阵纹初合血光腾
吉时已到,朱棣身着十二章衮服,在钟鼓齐鸣中登上圜丘坛,正要将西洋金册供奉于天心石,忽闻西北方传来鬼哭狼嚎,截教"万仙来朝幡"残片裹着修罗族血河雾,竟从祭坛地缝中涌出,瞬间染黑三教圣物。金鳌左使踏血浪现身,手中"灭世金剪"直指"万邦护世图":"人间妄言万邦和合?今日便教尔等阵纹断裂,祭天成空!"
郑和急率宝船水手列"航海护世阵",船工们将补网梭、量水筒、导航星石抛向空中,与天坛的"扫帚耕犁阵"共鸣。岂料修罗族大祭司祭起"血河祭天剑",竟将百姓的欢呼声斩成碎片,宝船主帆上的天坛阵光纹黯淡大半。
第三折万民齐心续纹脉三教合流破妖邪
危急时刻,道衍和尚振臂高呼:"乡亲们可还记得,当年塞北护边用的是扫帚,海上护航靠的是船桨?今日祭天,便用手中物护世!"话音未落,十万百姓齐举扫帚、灯烛、稻穗,朝天坛方向遥拜,千万道念力如金丝银线,重新织补被妖雾割裂的护世纹。
郑和趁机将西洋金册嵌入天心石,舍利金瓶射出的佛光、太极图旋动的阴阳气、《大诰》迸的文字光,与百姓念力融合成"万邦同心盾"。金鳌左使的"灭世金剪"刚触到盾面,便被满剌加贝壳纹震碎;血河祭天剑也被古里星石纹引动的北辰光劈成两段。
第四折礼成阵固天地动宝船归港万民欢
当朱棣将三教圣物与万邦信物共祭于天心石,天坛突然升起七彩祥云,云端显化出郑和宝船、西洋城邦、塞北勒石、江南漕运等护世场景,正是"天下护世纹脉一体"的真容。道衍和尚趁机以贝叶经封阵,经中竟显"护世无国界,民心自为天"十字,与《大典》"民本卷"共鸣,震得幽冥血海为之沸腾。
截教与修罗族残部见势不妙,正要遁走,却被陈海儿率青蜈卫以"八面扫阵术"拦住,扫帚过处,血河雾散,妖幡成灰。郑和望着坛下欢呼的百姓,忽然明白:所谓祭天,非祭鬼神,乃祭民心——民心聚处,便是护世阵眼;民心固处,便是太平根基。
尾折护世纹脉传万代仙魔共叹民心坚
祭天礼成后,天坛圜丘坛的护世纹脉愈璀璨,每道砖缝都嵌着百姓的护世物件碎屑,西洋金册上的阵图也与天朝纹脉浑然一体。成祖朱棣命人将此次祭天盛况刻入《永乐大典》"护世终章",末句书曰:"宝船归港,非为炫耀武功;祭天礼成,只为永固民心。万邦护世,同气连枝;千秋万代,共守太平。"
截教通天教主在碧游宫遥观此景,对弟子们说:"吾等争雄千载,终究输给了民心二字。郑和下西洋,不以武力服人,而以民心聚人,此等护世之道,才是真正的万仙阵图。"修罗族圣女见血河祭坛上再无波澜,唯有百姓的欢腾声回荡,方知:"最可怕的护世之力,不是仙法妖术,而是凡人脸上的笑容、心中的希望。"
百年后,天坛祭天遗址前,老人们仍在给孩童讲述宝船的故事,指着砖缝里的贝壳碎片、星石粉末说:"这便是万邦护世的印记。"每当暴雨倾盆、海浪滔天,这些护世纹便会出微光,护佑着人间的安宁。正是《封神榜后传》所记:"祭天礼成阵纹固,宝船归港万民欢——民心所祭,永垂不朽。"正是:
宝船归港万民迎,祭天礼成护世宁。
万邦同心纹脉固,妖邪从此遁无形。
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:dududu黑衣沙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