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场诗:大典初成震九垓,阵图藏尽世间材。妖邪欲毁千年籍,黎庶齐凝万劫怀。笔落惊风云雾散,纹开映日鬼神哀。留将妙法传今古,不教迷津锁玉阶。
第一折文渊惊变:典籍生光引魔踪
且说天启元年,应天府文渊阁顶,北斗七星突然倒悬,阁中珍藏的《永乐大典》副本竟自行升空,万页金箔般的纸页展开,在夜空中拼出“护世文宗”四个斗大金字。守阁老儒张守约手扶祖传的青蜈扫帚(传自陈墨翁一脉),但见帚柄小猴印记与大典光纹共振,心知必有异兆。
“不好!西南角鬼雾又起!”小徒孙阿念指着窗外,青紫色妖雾中浮出截教“万仙来朝幡”与修罗族“血河断世旗”,旗角处缠着诛仙剑残片,正是当年金鳌魔主的余孽——“毁典左使”与“蚀纹右使”,此次竟带着阎罗族“迷津鬼帅”,欲趁大典显形之际将其彻底焚毁。
张守约轻抚大典扉页,触到当年成祖补刻的“存史”二字仍带温热:“此典乃万代民心所聚,岂容尔等放肆!”话音未落,妖雾已卷至阁前,鬼帅手中“幽冥迷津幡”一挥,阁中烛火尽灭,唯有大典页间流转的青光,映出砖纹中郑和宝船、道衍经阵、匠人刻刀的虚影。
第二折妖幡蚀典:邪雾漫卷阵图开
毁典左使祭起“截教蚀经钺”,刃口刻着“焚书坑儒”的古老咒文,直劈大典“经籍典章”卷。张守约急挥扫帚,帚须扫过“护漕砖纹”,砖中陈阿公扫雾、翠翠织网的虚影竟化作护世光盾,与钺刃相撞出金铁之鸣。更妙的是,大典内页突然翻至“工技天工”卷,林承祖刻刀下的匠作阵纹显化,在虚空中架起“万工护世桥”。
“迷津鬼帅,以‘史书迷宫’困他们!”蚀纹右使尖啸,迷津幡中涌出无数血色书简,每一页都写着被篡改的历史——“靖难之役”成“谋逆弑君”,“郑和下西洋”变“劳民伤财”。阿念眼看师尊陷入幻象,急取腰间“言官笏板”(传自郑辰后人),板面“直言无隐”四字化作金绳,将血色书简一一捆缚。
张守约趁机翻开大典“圣谟贤政”卷,成祖梦中血书“存史”的场景突然显形,金色字迹如利剑,将迷津幡上的邪咒逐条划破。“此典每一页都是护世阵纹,”他厉喝,“你们盗走截教阵图、修罗血咒,却不知人间典籍早已将‘护世’二字刻入字里行间!”
第三折阵图显圣:万代心血化灵光
战至酣处,阎罗族鬼帅祭出“九幽黄泉图”,竟要将文渊阁拖入幽冥。张守约不慌不忙,将青蜈扫帚插入大典“地舆图志”卷,帚柄小猴印记与图中东南沿海的护漕砖纹共鸣,海水倒灌般的青光中,郑和宝船的龙骨虚影破浪而出,船“万仙同舟图”已化作千万凡人持扫帚、握笔砚、执刻刀的剪影。
“看清楚了——这才是大典的阵眼!”张守约翻开“儒林传”卷,道衍和尚排经阵、陈墨翁血书护世的场景接连浮现,每幅画面都化作阵纹的“引灵媒”。更惊人的是,天下书院、刻坊、渔村的护世者念力,竟通过大典页间的纹路汇聚,在文渊阁上空形成“万民护世穹顶”,砖纹、网纹、笏纹、刀纹交相辉映,如同一幅流动的千年护世长卷。
毁典左使惊见自家“截教灭典策”在大典光线下寸寸崩裂,策中咒文反被吸入“字学训诂”卷,化作警示后人的“邪典图鉴”。修罗族蚀纹右使欲召回血河幡,却见幡面已被大典“诗赋词曲”卷的墨香染透,竟显化出《青蜈护漕谣》的词句,每字都带着渔家少女的念力。
第四折万念归宗:大典凝魂破迷津
鬼帅见势不妙,孤注一掷催动“迷津幡”,竟在大典中央撕开“时空裂隙”,欲将其抛入混沌。张守约突然想起《护漕宝鉴》残卷所言:“护世阵图,成于万民未敢忘本之心。”他高举大典,面向应天府方向朗声道:“百年前祖辈以血护经,今日后辈岂敢忘本?”
霎时间,全城百姓的念力如潮涌来——书斋里学子诵读声、刻坊内匠人凿刀声、渔村中少女织网声,尽皆融入大典纹路。页间浮现出从洪武朝到天启年的护世者名单:郑辰、徐文长、林承祖、陈墨翁……每个名字都化作光钉,将裂隙牢牢钉合。最妙的是,孙悟空当年刻在扫帚上的小猴印记,此刻在大典“神异志”卷显化出真身,金箍棒往阵图中一插,竟成“定海神针”,稳住了即将崩塌的护世穹顶。
“原来……大典本身,就是能吸纳万念的活阵图……”迷津鬼帅绝望嘶吼,被大典“刑法志”卷的“天宪”金绳捆住,化作书页间的一道警示墨痕。毁典左使与蚀纹右使欲逃,却被“职官志”卷中言官虚影持笏拦下,板面“从谏如流”四字化作牢门,将其困在“护世阵眼”深处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尾折青编永护:阵图长留照古今
此战过后,《永乐大典》副本永远悬浮在文渊阁顶,页间光纹昼夜流转,护世阵图自此成型。张守约现,每当天下有妖邪欲惑人心,大典便会自动翻开相关卷帙,显化出对应护世者的虚影——郑和宝船破雾、道衍经阵化光、匠人刻刀凝魂、言官笏板镇邪,竟成了活的“护世教科书”。
截教通天教主在碧游宫望着水晶球中成型的大典阵图,抚须长叹:“当年吾布万仙阵,靠的是法宝齐聚;人间布此阵,靠的是代代相传的护世心。法宝会碎,人心不灭,此阵才是真正的万劫不磨。”修罗族圣女手中的“迷津幡”彻底化作飞灰,灰末中竟浮现出大典页间的“护世”二字,笔画里藏着千万凡人的指纹,比任何仙法都更让她心惊。
三百年后,清军入关,应天府遭逢兵燹,唯有文渊阁在大典阵图护佑下毫无损。破城之日,百姓见阁顶光纹大盛,页间显化出历代护世者身影,竟连成“护佑中华”的巨幅阵图。至此方知,《永乐大典》早已不是简单的典籍,而是千万凡人用心血、用汗水、用生命刻就的护世阵图——只要有人翻开书页,只要有人记得护世的信念,这张阵图便永远不会失效。
正是:
永乐编来大典成,阵图藏尽世间情。
妖邪纵有千般计,难破人间万古心。
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:dududu黑衣沙门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