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初棠从菜筐里找干面条时,从空间拿出六个剥了壳的卤蛋。
“店家果然没骗我,用他家配方卤的蛋,能放好几天。”
说完,她故意递给许姨娘闻。
“是不是没有坏?”
许姨娘闻着喷香的卤蛋,笑着点头,“很新鲜,没坏。”
没一会,锅里的水就烧开了。
许姨娘将挂面下进去,叶初棠往里放调料,还加了一些牛肉酱。
“爹,娘,吃饭了!”
听到回应后,祁宴舟拿碗过来捞面条。
叶初棠在每个碗里放了卤蛋和葱花,看起来格外有食欲。
去捡枯枝的三人很快就各自抱着一小捆枯枝回来了。
祁鹤安熟练地将枯枝捆成一团,放在板车上。
三人用桶里剩余的一点水洗了手,端起碗大快朵颐。
“这面也太好吃了,还有吗?”
祁鹤安刚说完,就发现锅里只有一点汤了。
叶初棠解释道:“走路是个体力活,不宜吃太多。”
“知道了,我喝点汤,可以吗?”
“酱牛肉有点咸,喝多了汤容易口渴。”
祁鹤安笑着道:“那我喝小半碗。”
许姨娘看着一心就想着吃的儿子,调侃道:“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在游山玩水。”
“虽然不是游山玩水,但比待在京城有意思多了。”
说完,他还有感而发,念了一首诗。
许姨娘听完,惊讶地瞪大眼睛。
“鹤儿,你这诗作的不错。”
祁鹤安噘着嘴看许姨娘,“娘,在您眼里,我作的哪首诗不好?”
许姨娘:“……”
她轻咳一声,不敢说她之前那些夸奖的话,都是违心的。
“如今的诗更好一些,有了灵气。”
说完,她看向叶初棠,“夫人觉得呢?”
叶初棠对祁鹤安不了解,但听祁宴舟说过。
他一心诗词画作,却资质一般,纯属自娱自乐。
所以,她哪怕觉得一般,也点了点头。
“还行,就是遣词有所欠缺。”
她将诗里四个重要的动词点了出来,却没有帮祁鹤安直接改掉。
“三弟,这四个字你可以再琢磨一下,替换成更有意境的。”
祁鹤安得到叶初棠的认可,开心不已。
“谢谢二嫂提点,我会好好琢磨的。”
叶初棠提议道:“三弟,你可以将流放路上作的诗都留下来,是进步,也是纪念。”
或许有朝一日,有些诗能流传千古。
“好,我听二嫂的,中午休息的时候,就写下来。”
祁家人吃完面,收拾好锅碗,休息时间到。
吴成刚悄悄收下棚主塞给他的分利。
他起身说道:“准备出发!”
叶家人是流放犯,早点给得最晚,都没吃几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