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那同为胭脂榜的“冷美人”宁芙不同。
宁芙是"英气逼人,眉目如画",红绡却是"玉立婷婷,气质高雅"。
每日穿行街巷,红衣翩跹间,不知晃了多少人的眼。
此女医术通神,素手回春。
白虎城的百姓都说,见那抹红衣飘过,便是阎王爷也要退避三舍。
偏生又生得一副祸国殃民的容貌,眼波流转处,连永安大街的牡丹都要黯然失色。
说来也怪。
这般绝色,城中却无人敢生亵渎之心。
倒不是惧怕什么,实在是这姑娘救过的人太多。
上至达官显贵,下至贩夫走卒,都欠着她一条命。
每日清晨,总见那抹红衣走出玲珑坊,将她的梳洗之水轻轻泼在长街上。
铜盆里的清水映着朝霞,倒比那千金难买的胭脂还要动人三分。
白虎城曾生过一件趣事。
那年春分,一天早晨,有个书生路过城南巷口。
恰逢红绡倾倒梳洗之水,见到书生后,礼貌的对他浅浅一笑,然后便转身离去。
这一笑不要紧,那书生竟呆立当场,盯着地上水渍看了整整半日。
直到后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,来到他身边询问他怎么回事。
这书呆子竟道:"世间竟有如此绝色女子,若能饮她那一口梳洗之水,小生死亦无憾。"
此言一出,满城哗然。
所有人都嘲笑这书生脑子有问题,竟然只是看了一眼便痴情到如此地步。
竟然想喝人家的洗漱水!?
更可笑的是,三日后这书生当真端着一盆水,在醉仙楼叫卖,说是红绡姑娘的梳洗之水,他跟红绡姑娘求了很久,才求到这一盆。
你道如何?
那盆浑水最后竟卖出百两纹银。
买水的是一位富家公子哥,那公子哥花费百两买下那盆美人梳洗水后,直接当场痛饮,还啧啧称赞:"果然美人所用,连洗漱用过的水都是香的,好喝,好喝!"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至于那盆美人水的真假,是否真的是红绡的梳洗之水,如果是,那么洗的是那张倾国倾城的俏脸?还是那对踏着绣鞋的美人玉足?
无人知晓。
此事极其荒诞不堪,可也侧面看出红绡究竟有多大的魅力。
自此之后,红绡的名头愈响亮。
文人墨客的诗词里,她是"朱砂点额,风华绝代";市井百姓的口中,她是"红衣如药,可医相思"。
倒是那姑娘自己,依旧每日提着药箱穿街过巷。
遇见求医的便蹲下身来细细诊治,遇见求爱的便笑着摇摇头。
红衣掠过处,只余一缕药香,和无数声叹息。
情之一字,最是难解。
有人求而不得,有人得而不惜。
倒是那抹红衣,始终干干净净,不染尘埃。
李灵芝看着红绡那张笑得开心的俏脸,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:"红绡,你别光顾着笑。当归那小子什么都不懂,最后怕是要伤了人家姑娘的心啊。"
红绡好不容易止住笑意,无奈道:"我哪里知道该怎么办?你家当归魅力太大,惹得两位好姑娘都倾心于他,我又能有什么法子?"
李灵芝又叹了口气,这已经是今晚不知第几次叹气了。
她摩挲着茶杯边缘,眉头紧锁:"那你说他到底该娶宁姑娘还是雀翎姑娘?"
她掰着手指细数,"人家宁姑娘是白虎城鼎鼎有名的女将军,听说她家住在城东——那可是富贵人家扎堆的地方。"
李灵芝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,"我这些年给当归攒的那些银钱,怕是连彩礼的零头都不够"
烛火"噼啪"爆了个灯花,映得她忧心忡忡的脸忽明忽暗。
"可阿朵说过,"李灵芝突然抬头,眼中闪过一丝希冀,"北境姑娘不讲究这些,只要两情相悦就能成亲。"
她的声音渐渐有了底气,"雀翎姑娘孤身一人,听说从小就无父无母,我看着实在心疼,你说是不是该让当归"
红绡忽然眯起那双勾人的美眸,烛光在她眼中流转:"彩礼?"
她轻笑一声,指尖轻轻点了点李灵芝的眉心,"灵芝啊,你当真觉得她们会在意这些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