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事一旦推动起来,又是一个更大的系统工作。
何磊如今已经看到南方市的核心所在,对杨秀峰的工作尽心尽力,而杨秀峰也渐渐地将更多的事情委派在他身上。
对于三县,何磊与他们的往来很多,杨秀峰索性将三县干部工作作风的整顿都一手丢给他去负责。
周滔如今对新的干部考评制度的运作,已经熟悉,也总结出不少的经验来,对于三县的情况,他也熟悉,以组织部为主体,对三县进行整顿,第一步就是挑选干部到柳市那边去挂职。
挂职是相互对换的,至于人数是不是要对等,却也不定,主要是看具体的职位。
周滔将三县的名额定下来后,拿着名单和何磊一起到市政府来见杨秀峰,这不过是一道手续,也表示了今后这些名单上的人大多数会得到提拔使用,或者是使用后能力可行,品德过关就会提拔。
县给杨秀峰心里有个底,今后在用人上也就方便运作。
杨秀峰这边主要是做一个存底,对于下面的干部,或许有些接触过,或许有些根本都不见面。
这一次周滔和何磊很慎重地将名单里的干部情况进行介绍,三县里的人,在甄别上市有些那个,他们也担心派到柳市挂职却闹出另类来,那就是自己把关不严了。
给领导汇报,等人不是要推卸自己的自然,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名段上的人有一个更全面的考虑,就算觉得哪一些要进行调整,理由随便都可以找到。
讨论之后,将名单确定下来。
杨秀峰也觉得对三县干部的选派,确实很重要,对三县的冲击力和引导作用要大,主要对今后的工作更有利。
同时,这些人过去之后,柳市那边也会派人过来。
“市长,这一次我们派过去的人比他们多一倍,不过已经和那边沟通好了。”周滔说着,将一份名单从包里取出来,“这是他们的名单。柳市那边沈贽将市教育局的干部也派过来挂职,我们这边对口的职位也能够安排。”对柳市市教育局,杨秀峰很熟知的,里面虽说人事调整较大,和之前他在师训科时大有变化,还是先找找看,市局派过来的挂职领导是谁。
却不料,见到名单里是李秀梅。
李秀梅过来挂职的职位是市局人事科副主任。
上一次到柳市时,李秀梅提过她可能会给提拔了,当时李秀梅问杨秀峰的意见,杨秀峰就以有空余时间工作闲散为第一选择。
在市局里,人事科的人都忙,主要是应酬,但副主任里也有清闲的位子,还是看分工以及任职者本人的价值取向。
李秀梅倒是没有来电话说她这一情况,杨秀峰在南方市里对教育的关心很实惠,主要就是将教师们的工资都实打实地兑现了。
市局虽说他到的少,但市教育局对这位市长却是由衷地支持与拥戴。
没有表露什么,杨秀峰看到名单后,也知道柳市如今要启用的干部,都要到南方市这边来挂职。
挂职后,回单位给任用的比率很大。
将名单收起来,也只是要周滔按工作需要将南方市的人安排到位。
两方将这样的工作都作为是一种常规工作后,安排这些人到位,和这些干部到新工作岗位后,都不会对彼此的工作有什么影响与耽误。
李秀梅到南方市来挂职,杨秀峰等周滔等人离开后,不由地笑起来。
李秀梅过来几个月,虽说平时见面不会多,也难以光明正大地在一处,但到南方市要找机会自然不难。
想着,觉得给她先打电话去,会不会很高兴?
不过,李秀梅自己应该先知道,她没有在电话里说,应该要给自己一个惊喜了。
当即,给李秀梅打电话去,李秀梅说,“秀峰,你知道了啊。”
“肯定知道,很好啊,恭喜,要升官了。”
“升官什么的,我不在意。”
“知道呢,就是过来看我,免得我犯错误是不是?要犯错误,也要犯在你身上,是不是?”杨秀峰说着笑。
李秀梅说,“哪是这样,不是怕你一个人在那边不方便吗,要是对你有影响,我就不过来了。”
“不会有不好影响的,你过来至少可以保证我不犯哪方面的错误,是不是?”
放下电话,杨秀峰就想,在南方市里得县找一个地方,至少要让他和李秀梅在这段时间里在一起而不给人察觉。
平时他是住在宾馆里,一个人怎么住都无所谓,只是宾馆里自己的行踪肯定会有人注意的。
宾馆里的服务生对自己是不是回房间,暗地里肯定会注意的,不是她们要监视自己,而是要随时关注着自己的情况,她们在哪更好地将领导生活得到高质量的保障。
李秀梅到来还有一小段时间,在南方市里也还是能够来得及准备的。
南方市的房子价位不低,不过,他不必要找中心地段的房子。
当即,要周叶进来,将要找房子的事情让他去办,交待低调地做,不论是租用,还是购置都可以。
周叶不问什么,只是表示自己一定会办好。
领导是自己要房子,还是为其他人准备的,都是领导的事,周叶在这方面虽说没有什么经验,但领导交办了,肯定要办好的。
有时间还要到市教育局去走一趟,最好找到一个调用的问题来进行长时间关注。
等人,对于教育方面的事,杨秀峰随意都能够找到他作为市长关注的问题。
南方市教育展还落后,今后随着市里经济的壮大,今后在教育上的经济投入也会渐渐增多,先做好调研,对全市各县说来也是一种信号和工作标向。
如今,在南方市里虽说倡导以各种业绩来评价一个领导干部,但之前的价值观在人们心目中一时难以消除,领导的意志依旧是多数干部们最想捕捉到的东西。
将自己的工作思路与领导思路合拍起来,才是自己进步的最佳途径。
由此,杨秀峰在南方市里关心哪一方面的工作,也就有很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到哪一方面来。
就如同杨秀峰一开始在柳市师训科时,对柳市新闻关注一样,也是想从新闻里分析出市里即将侧重点工作方向,进而为自己找到上步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