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都说过要简单点,你们俩一唱一和的,是在挤兑我呢。好,溪回县今后在市里的经济建设大布局上确实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,又是与省城相邻,具有不少地利的优势,利用的好就会使得县里的经济建设提起来。我就提议几个人吧,能不能用,考察过不过关,那是组织部的事情。”杨秀峰说,两人要到市政府去找他谈工作,也就是表明今后的人事,在省里没有重新调整市里格局之前,就听他的意思。
这时要是一直推托,反而会让周滔和腾云两人心里有其他想法。
“龙昭华县长在之前就有不错的经济意识,才使得溪回县的经济指标排在全市的前列,我也接触过,磨砺磨砺,应该可以独挡一面的。县长一职空出来,是不是可以考虑市府办的郑雨苏科长?直接上县长是不妥的,但她在经济建工作上,能够帮龙昭华支招和落实工作规划,另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考虑。张为在折坳镇政治立场坚定,也有不错的经济意识,折坳镇的工作成绩也有目共睹……”
周滔就拿着笔在记录,而腾云也在专心地听着。
除了溪回县等主要领导要先一定下来,还有一个位置也得进行调整并报省里,那就是工程指挥部的具体负责人。
这个也是不能稍往后拖的工作,市里要配合省里进行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,如今,离项目的具体落实即将全面开展,省里估计也会在段时间里就将线路的经过的路线向市里通报,之后,市里就得在短时间里将征地、拆迁等诸多工作实际地做下来。
所以,工程指挥部的负责人就急需要解决了,腾云说,“……市长,龙向前和李润两人的去职,工程指挥部那边就少了一个全盘指挥的人,你看能不能辛苦担起来,能者多劳嘛。”他自然会将杨秀峰推出来,就算省里对南方市之前贪腐的人进行了强力打击,但人们对工程中的利益的观念还是难以改变。
修路这样的工程,之前为什么市里两大阵营会这样死命地争?
还不就是要在利益瓜分里多占一些,修路工程里的利益之丰厚,都不用任何人提说,都知道这一点的。
如今杨秀峰在市里成为新的核心,自然要将这样的最有利益的位置留给他来坐。
一则表示自己的态度,二则表示自己要坚决地与那些不正当的利益划分清楚,不再沾染。
周滔在这个问题上不多言,毕竟这样的工作和组织部无关,而组织部的人也不好直接参与市里重大决策。
缄言对他说来说很不错的存在方式,也就表示自己不会参与这些事情的讨论,自然不参与修路工程里的利益瓜分。
“这个事情,大家再讨论吧。急虽急,但要选推以为对南方市各县都熟悉的领导来担任,才对工作的开展更有利。再说,招商引资的工作即将全面开展,而我市各县的经济建设工作也要借势拉动起来,这些工作相对说来我熟悉些,也是市政府目前最为紧要的工作,没有精力和时间放在修路上……”杨秀峰说。
“市长,市政建设工作是省里明确交给你负责的工作,另选他人,省里会不会通过……”腾云也不知道杨秀峰是真的不想担这工作,还是觉得自己都但这会让人有想法,省里意图就是最好的借口。
可杨秀峰真不想沾染这些,说,“省里不会干预市里的决议吧,副市长里哪一位在方面的工作更熟知些?要不从政协或人大、市委里抽调人出来也都可行的。关键是要对工程有所了解,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就可避免走弯路。”
这个人选,杨秀峰心目中也确实没有更好的,将这样的人选交给腾云等人去处理,也是杨秀峰在处理工作上的一种思路。
虽说以工作效果为核心为重点,但参与工作的人,必然会有一定的利益回报,这不是他不想就会没有的。
能够控制在适度范围里,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障,就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雄健斌等人早就透露过,在工程的总投资里,至少会有四成,甚至会有六成的资金用于公关。
这样还能够基本保障质量过关,如果控制在三成,那将会是真正样板工程了。
对此,杨秀峰也是深有体会的,之前在柳市的三年工作中,也接触过不少的工程项目,虽说不大,而华兴天下集团的预算也打得紧,但周勇接手的一些工程里,盈利比率远高于在其他方面的工程项目。
究其原因,也就是在公关上少了很多开资。
这一高等级公路的修建,管理主体是在省里,从利益角度而言,主要的利益流向也就不会在市里。
市里这边只要不刻意去为难施工方,也就能够让施工方少将资金放在市里这个的协调关系上,质量的保障也就会多一层。
当然,施工方是不是就会将那些本来用于公关的资金,余留下来后,就投入在工程质量的保障上?
也是不一定的,还在于市里和省里在工程质量的监督上。
“我建议市里组建一个工程质量监察小组,这样的小组,我来兼任负责人,唱这个黑脸倒是乐意的。当然,小组的日常事务的安排两个人来负责,一个抓自身纪律,一个抓业务。这样的人选请周部长费一费心。”杨秀峰说,有这个一个监察小组的人存在,对施工方是一个监督,对市里自家人也是一个监管,才能更好地杜绝在工程项目里有人大肆伸手卡拿。
这些工作真要上心了,也就不是做不到。
“好,请市长放心。”周滔说。
将人事的问题定出一个大体方向之后,要落实还得要经过常委会讨论通过。
周滔也就能够将方案定下来了,其他的常委这一次也都不会随意地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吧,但他们在做工作上,还是要先尊一尊这些常委。
当然,最难做的还是要先过陈丹辉那一关。
以前的每一次人事调整,虽说与黄光裕的竞争非常地强烈,可彼此之间哪些是争夺点,心里都清楚的,也能够大概估计到攻守结果,保持住那种平衡,就算是最稳妥地结果了。
但这一次的人事调整,范围虽不大,却是最敏感的一次,大多数人都不能够言,陈丹辉虽是市委一把手,同样没有言的机会。
只是,他心态上能不能平衡?
好在杨秀峰先到市委里和陈丹辉商讨过工作了,就算心中的那些东西还无法消化,也不会将情绪都泄在组织部了吧。
周滔心里也不好受,要见陈丹辉汇报人事工作,总要将腾云拖着去才好处理也才好顺利过关。
万一陈丹辉情绪冲动,将人事问题阻延下来,有腾云在场,也就可避免市政府那边怀疑是自己在其中有什么想法。
看着杨秀峰上车,周滔和腾云两人在折回办公室去。这一幕,也不怕谁见了会乱议论,也不担心陈丹辉知道后会有什么想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