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省里的这些人已经先就得到了什么信号,对自己完全放弃了?
继而想,他们就算想将自己完全放弃,那也不是说丢开就能够丢开的。
不过,没有走到那一步,自己也没有必要做那些鱼死网破的事。
还是先等等看,看看市里的局势再定去京城的日子吧。
如今在市里,要如何自处也是一个大难题。
要是不放下一把手的权势,但现在还有什么底气对其他人进行指控?
身边的人还有谁会看自己的脸色、揣摩自己的意思、听自己的话?
那天在大会上,大家都看出来省里的意思了:市委书记不动,但权力却给分化了,省里也不再将他这个一把手当成一把手了。
陈丹辉自己能够体会到这些变化,相信市里的其他人也是能够体会到的。
还不到一天,自己这边就有了明显的变化,显而易见的就是不再有人来回报工作、请示工作。
甚至包括新任职务的人,在送走省里领导之后,也都不想以往那样要等他表示出意思后才散开。
似乎各人都有默契似的往回走,之后很自然地就散开,各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去。
要是之前,黄国友就算是站在对面的阵营,遇上这样的场面,也会将那面子工作做到位,甚至要故意给他请示一声才回市政府那边去。
这一次,是谁先走散,陈丹辉似乎都没有察觉,但不是杨秀峰,也不是林挺。
洪峰吗?
似乎不像,而腾云是往市委里走,不会是他最先走散的。
陈丹辉在极力地回想当时的情况,但总是回想不起来,想要捕捉到那最为关键的一点,却怎么都找不到。
可事实却是这样,这样的事实就算让他无法接受,却又无法改变和扭转。
面对这样的事实,该怎么样继续自己的工作?
陈丹辉觉得惶然无计,现在还有谁会听他的话?
就连李宇夏是不是还会按照他的意思做工作,陈丹辉都没有一点信心。
周滔以前是很听招呼的,在人事工作上,也是尽最大努力地和杨绍华在争,也就是要维护市委这边的利益。
可如今,陈丹辉却不对他不再信任,那天在大会前,周滔和周诚之间的关系似乎就很近,如今他会有什么样的心态?
和杨秀峰之间该怎么相处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,杨秀峰只是常务副市长,但如今已经全面负责市政府的工作。
在地位上,也就该和他这个市委书记相当了。
不对,在省里和在其他人的心里应该过了他这个市委书记的地位才是。
至少目前杨秀峰才更代表了省里的意图。
自己要怎么和他相处?领导他几乎是不指望的,但以杨秀峰为主显然也不对,给人看在眼里自己当真就再没有威信可言了。
回到办公室里,陈丹辉一直就理不清这关系,坐在自己办公桌后抽着烟,一支接一支。
无法拿定主意,但却也知道,这时定不下这个基调来,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。
省里是不是在看自己的态度?
这一点的可能性很大,要是自己主动一些,跟省纪委谈了自己的问题,是不是会过这一关?
陈丹辉还是心里没底,之前有听说过一句话:坦白从宽,牢底坐穿;抗拒从严,回家过年。
这样的事情,是有不少例子佐证的。
这样的决定显然是不可取的,陈丹辉也不知道自己真都将之前的事情都说出来,会有怎么样的结果,至少不会比现在好吧。
总要等自己先到京城之后,才能决定。
只是,目前要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市里的最新局面?
回到办公室里,腾云虽说工作性质研究改变,但还是习惯性地回到之前的办公室里去,回到纪委那边。
在人事工作上,今天算是要进行接手,但该从和开始入手?
到此时,角色的转变虽然还没有完全适应,但心里也在盘算了。
市里的人事变动不小,一些正处级都给动了,有些必须要及时地补充,哪怕是临时过渡,也要人出来担起这些工作。
比如溪回县,田文学已经有了结论,而县委书记滕丹也给纪律了,就空出两个明显的位子来。
这样的位子,该让谁来出任,是很有表态意思的。
自己对市里的人选确实也算熟悉,但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事上有多大话语权?
腾云虽说职务调整中升了起来,但先在经开区里的那番经历,也清楚自己在省里领导的眼里,或许就是一个过渡,让你放松能够稳定下来挥出作用,之后,要是表现不佳,自然就有人来接替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