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里的天平很自然地将这一案子背后的真正谋划着,着落在杨秀峰身上。
他到底要做什么?
洪峰和杨秀峰又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?
两人之间的最终意图何在?
单凭洪峰这样一个给压制的纪委副书记,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胆气的,特别是将张为安排走,更是显出了他们事先就精心地谋划过了。
但洪峰在折坳镇和溪回县那边出现,也才一周,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就开始谋划了?
陈丹辉还是揣测不到杨秀峰的最终目标,这让他很暴怒,不知道对方的目标是什么,也就不好揣摩到对方会用什么样的招数接着往下运作。
自己直接少到杨秀峰面前去,或者用市委书记的权威或者用自己掌控着的市委常委来压制杨秀峰,让他感受到压力而屈服,此时,一时之间也没有很有效的做法。
经开区那边上可以做一些工作的,比如将之前答应的经费抽回来。
可莫春晖等人现在还会不会听?
财政局那边肯定会听自己的,唐玉对杨秀峰自然有胆气也有立场站在杨秀峰的对立面,可之前答应的经费,在杨秀峰下去调研之前就划拨了,如今还会剩下多少?
这一处也是他先就有了预设的吧。
对经开区也不能够逼死,逼死了会让杨秀峰在这个案子上做更多的手脚,会更难收拾吧。
对田文学是不是给判了或给毙了,对陈丹辉说来都没有什么想法。
关键是,案子不掌控在手里,田文学要是感觉到他没有生路了,会不会将李润给咬出来,算是他立功减罪的手段?
人到那种境况下,还有什么做不出的?
滕丹有了回信,说县里另一个干部和张为一起到柳市那边,他们在两天前就到地方了。
之后对方就将他们分开,如今他在一个县里,挂职参与县里的经济建设工作。
但张为的情况就不清楚,两人已经分开,虽说可以联系但他也不好就到张为那边去看的。
柳市这里,对领导干部的工作纪律要求比之普通干部要更严厉一些,到柳市后,这笔就先提出过要求,在工作过程里,如果不能够遵守工作纪律,会将挂职干部送返原单位,在工作鉴定上会如实地写出干部的表现和送返原因。
滕丹也联系了张为,却没有将县里和市里的情况表露出来,张为在电话里所说,与另外一个干部所说口径一致,但他在另外一个县里工作。
在工作中,私人电话也是有要求的,张为在电话里不肯和滕丹多少,只是表示了对组织关怀的感谢,他一定会在挂职期间好好地作为自己的工作,进来地多学习柳市这边的先进经验和对今后工作有进益的东西。
到下午,还是无法查知洪峰等人的去向,田文学给抓捕带走虽说没有人直接说出来,但在调查中也就有不少的人意识到了。
之后,就有人在溪回县那边得到实证。
田文学之前在市里非常地狂妄,有人羡慕他也就有人对他怀恨的。
太狂妄得罪的人不少,甚至有不少的人也是因为他背景太硬才忍下这口气的。
如今得知这样的好消息,凶杀的案子少有人提到,反而不少人就察觉到新的政治动向,谣传之间,也就变味了。
越是神秘的事情,传播起来也就越快。
陈丹辉也没有料到市纪委对洪峰等人的搜找过程中,必然会在溪回县、折坳镇甚至市里留下很多的迹象而让人心生出更多的猜疑。
等他得到秘书宋盼的汇报,还有秘书长李宇夏的情况反馈时,心中也就更加暴怒。
演变到着一种时候,要怎么样控制舆论就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事情。
是不是杨秀峰在背后推动?
这时也不能够就断定,知道内情的人不少,但要觉田文学消失了却不难看见的。
田文学平时为人怎么样,也不会有人跟陈丹辉直接将实情说给他得知的。
李润本来在家里,但政协里的一个老伙伴给他打电话过来,说道理田文学给抓捕的事情。
李润觉得不可能,在南方市里谁敢动田文学?
不说陈丹辉这个市委书记知道田文学是他的人,其他人谁不知道田文学为他卖命了好些年?
当下虽说不信,但老伙计却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。
李润放下电话后,当即给陈丹辉打电话去,之前,一直都非常配合陈丹辉的工作,难道一个市委书记都保不住田文学一个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