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说略有寒酸,却也迫不得已。
在办公室外,大家就连睡觉时,躺着坐着靠着都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轮替来的。
付听雪二人一出来,众人的目光就或隐晦或明显地投视过来了。
无它,他们两人的精神状态看着就与周围人格格不入。
要知道在这密集的巢穴中,莫说疾病会传染了,就连那些脑子里的东西也会在一次对视,一次对话中感染。
没有希望的世界是如此灰暗的。
于是付听雪和谢知今早出现时,大家的目光就一直聚焦着,连窃窃私语间,话题都一直围绕着二人。
他们猜测也许是从别的地方来了——那是不是意味着有那个地方,条件比半山这边好呢?
尽管这样想着,众人也对于穿越风雪兴不起半点念头。
或者说他们更好奇,这两人是怎么穿过风雪屏障上山的。世间竟还有这种能力的人吗?
付听雪给大家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,此时目光清朗,也毫不怯懦——他甚至不需要拿出「浮沉」,就这么迎上各色的打量:“我是来告诉大家好消息的,不过具体内容等里面讨论完说吧,我只言片语间很难说得准确。”
如何用消息和言语打动这些绝望的心,并不是像他刚才在办公室里那样随口就能做到的。
措辞,形式,与内容相配合,才能下出一副绝对的猛药。
一句“好消息”,引起了些许波澜,却像扔进池塘的小石子,很快就没了动静。
大家还是那么坐着,有些聊天,有些打牌,有些夜间睡不着的人这时候泛起困来。
但是没有一声畅快的笑声。
付听雪和谢知就在办公室门口蹲下了。
付听雪能看得出,人似乎少了很多。
c市的人从一开始就在一点点地减少。雨灾中,下水打捞的人,生病无药的人,困在房中没得到救援的人,在不知名角落里饿死的人,离开的人,坚持不下去的人……一点一点,人就不知不觉少了。
可能在集中性聚居前,大家都还没有认识到身边竟然少了这么多的人。
而寒潮来之后,人数又是一批地锐减。
赵君可提出的半年,却是基于现状和综合性预测未来作出的判断。
他思索间,身后的门重新打开。
“一万人。”这是赵君可的回答,建立在两个月天灾减轻的前提上。
其实和付听雪想的差不多。一万人,在天灾中能生存下来的一万人,其实已经很多了。
得到了回答,他就打算和谢知在下午第二次开门扫雪时出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