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救援队,是来找老婆的
大家的想法都是原地等待救援。
但是困在这里的人却不知道,此时外面根本没有太多力量在第一时间分配到这里。
因为忽如其来的地震和暴雪,各个广场和车站此时已经乱成一团,今天是腊月二十八,本来就是外出打工者的返乡高峰期,深市吸纳了许多外省的打工者,这个年代私家车还很少,几乎都选择搭乘火车或汽车返乡,意外来临时很多人都在候车。
本来已经很恐慌,车站的喇叭这时又通知汽车丶火车可能会晚点或停运,因为才知道往北的车轨很多已经被积雪覆盖了,道路也结冰了。
一时间,着急返乡的人都奔往车站,生怕不能在第一时间返乡,可车站容纳不了源源不断的人流……为了维持秩序,为了不引起踩踏事件,为了安置这些同样没有很好保暖措施的人,大多数力量都第一时间赶来这里,暂时无暇顾及其他的。
这些,此时被困在山路上的人还不知道。
沈知远体温回升了点儿之後,听到前面那辆车里一直传来断断续续的痛吟声和哭声,忽然想起什麽,连忙下车打开自己的後备箱,找了找,居然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小药箱。
有点荒谬,但事实摆在眼前。沈知远心脏狠狠揪了一下——他只是听到方铭说起过他们创业的时候有多麽危险,刀啊甚至枪啊啥的不定时会发生流血事件,所以想可能赵卫东的车上会有应急医疗用品,没想到还真有。
所以方铭说的那些都是真的……沈知远抿紧唇,心底浮起名为心疼的情绪。
但是目前不是想这个的时候,沈知远拿着药箱来到前车,替对方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处,一家人感激不已。
“这样不是办法,”沈知远结合未来的某个事件想了一下,猜到了至今都没人来救援他们的原因,建议道,“你们要不别等了,整条路都堵住了,就算救援也要从头一一疏通,不知道什麽时候才到我们这里。这儿离镇上有五公里左右,你们可以问问别的车里借点雨布雨伞什麽的,背他先去医院,说不定在路上就遇到救援队了。”
他也没有雨伞,团队也没有,刚才下车是顶了条薄毯子,现在毯子已经淋湿透了,他的毛呢外套上也有一点点潮湿的触感。
一家人也心焦不想等下去,听了後一想有道理,于是连连点头,“对,咱立刻上医院去,不能拖,拖久了会落下毛病的!”
可惜的是最近深市都是大晴天,大家都没有雨具,一家人问完了能问的车都没能借到,迟疑了会儿後,还是那个中年男人哆嗦着来找沈知远,请他借手机照路,他往回走看能不能找到路旁的住户借雨具,最好有自行车,记得在距离两公里多有几户人家。
沈知远当然答应,只是拜托他看看能不能顺便帮忙向住户买点吃的。
又过了一个小时後,中年男人才骑自行车回来,浑身淋透了,冷得不行,把一袋红薯干和一包干花生交给沈知远,就急匆匆的载着伤者走了,约定好到时候沈知远去医院拿回手机。
“哎,要是咱有雨衣雨伞什麽的,我也想走了,真不想呆在这,可惜那大叔自己也就借到两把伞。”
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时候。”
“早知道会有这一出,中午我就加油了,快没油了……”
沈知远拿出红薯干和花生,让大家分一分先垫垫肚子,有人淋雨跑去问别车的人有没有多馀的食物,面包饮料什麽的,但是也是失望而归。
垫了点红薯干,沈知远还是很饿,不过肚子里总算有点东西,他不是很慌,毕竟又不是荒山野岭,再不济还能咬咬牙淋雨再去找住户换东西吃。他只是着急,怕赵卫东和宥宥担心他,现在都已经九点了,按照约定他差不多八点钟就该到家了的。
再看看吧,看能不能等到救援队,或者雨雪小点,这个情况他不可能空身走回镇上。
暖气开得足,本来也没多少油,没多久这辆车燃油彻底耗尽,一车人转移到沈知远的车上。
看看手表,时间接近十点,暖气吹着,一车人开始犯困,沈知远也眼皮脑袋发沉,鼻子痒痒的,呼出的鼻息带着热气,可是身上一阵阵发冷。
“知远,你是不是发烧了?”一只手推推沈知远。
“是吧……”沈知远没有太意外,他就是这麽脆皮,没办法。
“你的医疗箱里有没有药?快吃点。”
“没。”那药箱里就只有处理外伤的东西,显然主人的目的很明确……沈知远蹙眉。
看他没有精神的样子,那人直接探向沈知远额头,旋即语气沉了许多,“很烫,应该有三十八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