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!”
除了站在跟随万三守在御街上的五百余人,另有五百殿前司禁军早就等在宫门之后。宫门洞开,他们蜂拥而出,迅速与外面的五百人汇合。
上街游行的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,面对人数多于他们的殿前司禁军,根本没有任何反击之力。他们一个接一个被按倒在地,不到一刻钟的时间,近半数游行者已被拿下。
“大人,后头那些跑了,追不追?”
“不用了。”万三收刀入鞘,看向被抓的这些人里的熟面孔,道,“这些就够了。”
“人送到哪里去?永安府还是……”
“全部送去刑部大狱。”万三道,“人数点清,一一登记造册,我亲自押送。”
“是。”
……
发生在宫门口的事,自然很快传进了宫里。
谢昱本不欲管,想要当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然而想得好,却未必能实现。当天晚上,就有一帮大臣哭着跑进了宸元殿——他们的儿子被抓了。
谢昱只能装傻充愣,暂时摆脱他们,乘夜来了垂拱殿。
“听闻你让人抓了几百太学生?”
“是啊,陛下也听说了?”
木良漪近来又病了一场,此时坐在书案后,未施粉黛的面颊有些苍白。
见她这么虚弱还要看折子,谢昱良心上过不去,说话时语气不自觉地就软了下来。
“你抓他们干什么?”
“他们口出狂言,辱骂天子。”
“骂朕?”谢昱不解,“不该是骂你吗?骂朕作甚?”
“万三怀疑有反贼藏匿其中,故意煽动人心。”木良漪道,“所以将人全部送去刑部大狱,交由木侍郎彻查到底。”
“反贼?这个帽子扣的也太……”谢昱忽然一个激灵,想明白了,“你是故意的?”
木良漪眼睛有些酸,便将手里的折子放下,准备陪谢昱说会儿话再继续。
“对,是故意的。”她问,“是不是有大臣去找陛下了?都有谁?”
谢昱连报了一串官职跟名字。
木良漪听后道:“于林甫没去?”
“你这个套,是专门给他下的?”
木良漪摇摇头,道:“他是顺带的。”
“那是给谁下的?”谢昱道,“海相子嗣稀薄,长子早年夭折,只有一个女儿还随军去了安州,他可没有儿子给你算计。”
“还早呢,届时陛下自然就会知道了。”
谢昱一听,就知道她不准备解答他的疑惑了。
“那些人还在朕那里跪着呢,要怎么打发他们走?”谢昱问道,“你没打算长久扣着人不放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