纷乱不停的,是后宫。
“那妖女伙同道士丹元子使用狐媚之术,将陛下害至此等地步,罪大恶极,千刀万剐也不为过。木贵妃,你护着他们,是何居心?”赵皇后疾言厉色地质问道。
“皇后娘娘此言是否过重且有失偏颇?”木贵妃并不惧她,道,“嫔妾只是觉得他二人既然有谋害陛下之嫌,自该交由刑部或大理寺严加审问,查明事实真相,救出背后势力。若是像娘娘那样,一顿乱棒将二人打死了之,那陛下突发急症的重重疑点要如何查下去?”
赵皇后辩不过,面色愈发难看:“你惯会狡辩。”
“嫔妾说的是否有理,只凭前朝诸位大人评说便是。”木贵妃道,“如今人已经交了出去,端看大人们是要直接打死,还是要顺藤摸瓜查明真相。”
她们二人就在垂拱殿内,当着泰和帝的面争执。满殿宫人纷纷垂头,无一敢发出声响。
至于躺在床上的泰和帝,他能做出的唯二反应,除了不停眨眼,只有流口水罢了。
木贵妃不理会赵皇后的怒气,说完之后拿出帕子,转身替泰和帝擦拭已经淌到脖子的口水。
与此同时,中书省内,以海山青和木嵩为首的一众朝臣列坐两侧,听太医令讲述泰和帝的病情。
“如此说来,官家已无痊愈之可能?”兵部尚书于林甫问道。
太医令满头冷汗,谨慎地回答道:“照目前的情形来看,暂时没有找到有效的法子。”
一时间,堂内寂静无声。
木嵩挥手,太医令如蒙大赦,连忙行礼退下。
“陛下中风在床,无法再问国事。”木嵩道,“但国不可一日无君,当务之急,该择立太子,代君监国,以稳朝局。”
“木相所言甚是。”户部尚书谭万年立即接话道,“此事乃重中之重,不可拖延。”
刑部尚书与礼部尚书也纷纷出言,表示赞同。
“海相如何看?”木嵩问海山青。
“木相所言有理。”海山青道,“太子择立确实是眼下亟待解决之事。”
“只是这人选……”他看向在座诸人,“诸位可有提议?”
众人面面相觑。
中书侍郎丁坤首先出言道:“陛下无子,太子人选自当出自宗室。目前看来,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端王。”
“我与丁侍郎看法相同。”兵部尚书于林甫道,“端王殿下有救驾之功,不论评政绩还是论品行,他都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。”
他们二人发言结束,在座的主战派官员纷纷表示认同。
主和一派的官员则没有立即表态,而是等待木嵩的态度。
“海相也认为端王殿下是最合适的储君人选?”木嵩没有立即表态,而是先问海山青。
“难道木相觉得有更合适的人选?”海山青反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