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久见人心,杜筱和是个聪明内秀的姑娘,懂得早早跟叶家所有人打好关系。
因为,她没有娘家兄弟。
一间酒家的牌匾虽没有换,但县城的人都知道,这家铺子时不时就有远处运来的新鲜玩意儿。
堂远送回来的东西,都会随车带着账本。
定什么价,营几分利,俩人清楚明了。
堂远在外没有后顾之忧,阿清又刚好守着娘子待产,默契就是这么磨出来的。
见杜筱和过来,菱角热情的喊她走近些。
神神秘秘掏出一个巴掌大的小册子,笑着对她道:
“这是老三夹在一个小匣子里的,要不是今早卖了它,还真发现不了。
我猜应该是给你带的,你看看。”
杜筱和随意一翻,是各种花鸟鱼虫的花样子。
“呀,真好看。
谢谢二姐,也谢过三哥。”
都是亲戚
盼儿在杜家借住过,跟杜筱和说话更亲密些。
“筱和,就用嘴谢谢呀?”
“这么跟姐姐说话?嗯?”
“什么时候你进了叶家的门,我肯定不算细账。
现在嘛~嘿嘿,还不快快掏银子?”
杜筱和装作摸遍袖口和腰间荷包,两手一摆:
“记我账上,今日出门匆忙。”
盼儿狡猾捉住杜筱和不放,威胁她道:
“没带银子是吧?
那我找人给杜叔送信啦。
你这个大女儿,怎么也值二斤羊骨吧?”
杜筱和不敢太大动作,就怕旁边的叶二姐躲闪不及。
“好好好,你尽管去送。
正好我也看看,我在我爹心里几两重。”
菱角吧唧嘴不说话,还得是亲妹子啊!
盼儿也是愁的。
冬季漫长,能有多少东西吃啊?
就算她会一百种做法,也得二姐吃不腻才行。
鸡鸭猪鱼蛋,周家能给的都给了。
这要不是看见杜筱和,还忘了杜家养着不少羊呢。
现在又是羊肉好存放的时候,一定有剩下的羊骨。
杜乡印亲自送了四斤半的羊骨过来,当然周清潭也是给了钱的。
至于那小册子,阿清说了八百句是送的送的,杜乡印偏不信。
无法,他只能找来单子核对,果不其然就是不在其中。
杜乡印谢过他们兄弟的这份心。
他们两口子如何想的开,也不如给女儿找的婆家不介意。
他绝户就绝户了呗,只要孩子们有个着落,这辈子也值了。
当晚,盼儿用羊骨吊了一大锅汤。
晚上架了木头小火熬着,一夜过后,满院子都是香味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