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孩子生出来就是苦的。
有时候裴老太看他干活,见他满头汗,旁的孩子都在玩,他却得搁家里干活,心里也会自责起来,也会觉得当初也许就不该让这孩子生下来。
生下来,生她家,是受苦来了。
当初整个小山村,最穷的是住山上的李菜花和蒋家二房。
可蒋小二和蒋小三再穷,上头都还有疼他们的大哥和父亲,莫小水也是这般。
蒋小一和蒋父、李菜花都还年轻,能陪孩子许久,这几个娃儿有人爱。
可她家阳阳不一样。
她和当家在,孩子还能同他们相依为命,可他们要是走了,这孩子……真真就是没个疼的了。
他虽是有爹娘,但裴老太清楚,他其实没爹娘疼,没谁爹娘是这般当的——爹娘没能照顾娃,还得让娃儿来照顾。
儿子和儿媳,与其说是孩子爹娘,倒不如说是累赘。
她把孩子当成家里的未来和希望,可孩子——不应该一出手就背负着这样的担子。
旁的孩子下雨尚且有个躲雨的地方,可她的孙子没有,因为他自己就是屋檐。
要是没有白子慕,裴老太也不会这般轻快的松口,她存银子,是给孙子以后娶媳妇用的,拿去读书,要是砸不出个声儿来,那咋的办?岂不是糟蹋银子。
还是踏实过日子好,不敢妄想。
可白子慕考上举人了,要上京了。森晚整理
她就这么一个孙子,孩子出生到现在,也从没问过她要啥子东西,如今就想读个书,那她就供,能供到几时是几时,如果孩子真出息,没准还能走出去,像白小子那般,不用一辈子都搁这山里,日子见不到头。
裴阳阳确实是争气,后头一路高歌猛进,裴老太和裴老汉走后不过三年,他便带着爹娘考去了京城,后因小六,又自主离了京,远赴边境任职。
……
条条大路通罗马,这话在大周也适用。
从平阳镇到京城,往哪儿走都能抵达。
不过就是绕不绕路、安不安全的问题。
有些地方路近,土匪猖獗,这个白子慕不怕,土匪真遇见他们,谁抢谁都不一定。
他仔细选了条路,要是一路顺利,便能在十一月中旬左右抵达京城。
还得去府城接李菜花和莫小水。
蒋小二几个不知道搞什么鬼,硬是撺掇着莫小水跟他们进京。
莫小水是去哪里都无所谓,反正娘和叔叔们在就行。
蒋小一搞不懂孩子们想干啥,只当舍不得,毕竟一起混了好几年了,感情深,李菜花和莫小水愿意走,那就带着吧!
楼倡廉还不放心,一路过去山高水远,这帮子人,老的老小的小,真正能顶事的就蒋父和白子慕两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