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大妮想到此,哪里还顾得上面子。
黄老汉和黄老太是臊,一时没说出话来,那传话的小汉子便以为他们也是这般想,这种事儿他没少见,立马道:
“小一哥儿和白举人说了,家里没地方,小生意,也用不着那么多人,就大姐二姐去,要是二姐还想带人,住不下,就大姐自己去。”
这话什么意思大家听出来了。
小本生意,只一家做也是行的。
大姐二姐都叫,这是不想偏袒。
可要是二姐想‘拖家带口’,那就算了。
文娘知道这是蒋小一给她找的由头,想来是早料到杜大妮会闹,因此才这般说。
她不能拖三弟后腿,立马道:“既然三弟这么说,那我和大力就不去了。”
黄大力也知道蒋小一啥个意思,配合道:“对,爹娘,我们不去了。”
不去咋的成啊!不去以后就得在家,一辈子都没出息了,而且去了还能送大黄去读书。
去,必须得去。
黄老太严着脸骂起来。
杜大妮你别闹,你再闹你就滚回你娘家去。
黄大有不高兴:“娘……”
“你这管不住媳妇没出息的,你把你媳妇拖屋里去,再让她闹,今儿咱就分家。”
黄老太和黄老汉一凶起来,杜大妮也不敢再闹了。
文娘和桂娘带着娃儿和汉子去了府城。
凉粉和泡爪咋的做,蒋小一都教了。
卤味这个没有教。
倒不是不信大姐二姐,而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,客栈里头的烤鱼、香油至今是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的原因就是在香料上——没人能想得到这些是用药材做的。
要是教大姐二姐做卤味,,大姐二姐还有两个姐夫要是不注意,被人学了去,那那脑子聪慧的,马上就能推断出香油咋的做了。
蒋小一思来想去,还是没教他们。
凉粉和泡爪也够他们赚的了。
教完了大姐二姐,他们才回村里祭祖。
在村里呆了三天,岁月不饶人,堂奶奶年纪上来了,大伯二伯几个,也都上了岁数,到底是亲戚,白子慕拿了一颗添寿丹出来给了堂奶奶,让她得了空,就撮点粉泡水喝,这东西延年益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