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奶奶和赵富民聊了半响,晓得秀才不好考,又想白子慕平日还要上工,怕是更没啥时间看书。
因此这会儿也没抱多大的希望。
大伯几人细细一问,方才还热腾腾的心也凉了半截。
这秀才这般难考啊?
不过白小子也是厉害了,起码他是个参加过府试的男人。
听小一说府试严得要命,考场门都关了,外头还有十来个衙役守着。
而考场里头就更不得了,还有御林军呢!
御林军大房可是见过的,那真是不得了,那腰间的佩剑,跟锄头柄差不多长,他们是见了御林军都腿软得不成样子,白小子还要搁人跟前考试,这白小子没晕倒,已经比他们厉害多了。
没事儿,考不上就考不上吧!
大房这般宽慰着自己。
回了家,日子照旧过。
白子慕白天去上工,蒋小一则是在家收蕨菜,老六和小六则是蒋小二几个带,压根不用他操心。
赵主君要和叔奶奶、大伯娘几人在厨房里煮蕨菜、撕蕨菜,甜笋野果子这些,更是要装满了整个院子。
虽是不放心蒋小二几个照顾孩子,但实在是忙,村里人送来的野菜多,不抓紧处理就要老了坏了,再说了,蒋小二几个也懂事,不会把老六和小六往外头带,都是搁二楼玩,家里安全,出不了什么,赵主君这般想,便没管他们。
十九凌晨,府衙大门缓缓打开了。
围在外头等着看榜的众人见此,十分有经验的退到了两旁,让出了条道。
没一会儿,十来匹骏马载着衙役从衙门里头奔了出来,直直往城门而去。
赵管家得了赵主君吩咐,大半夜的就带着两个小厮来府衙外头候着了。
赵家行商,赵管家关注的多是生意之事,科考这种与之无关紧要的事儿,他向来不咋的关注,等了片刻看见顾家小厮,他同人聊了几句,没一会儿又见着沈家的小厮来了。
赵管家拉着个脸,没了聊天的欲望,静静的看着府衙大门,见着大门开了,他还以为要放榜了,结果却见着了这一幕,不由纳闷问一旁的顾家小厮,这是干嘛呢?衙役去哪呢?怎么还不放榜?
顾家小厮说是还没到时辰,至于方才那些衙役,是下到下头各镇各县通报去了。
这次平阳镇县学参考的学子众多,楼县令是没抱半点希望,去年他们镇没个上榜的,今年,估摸着也是如此。
不过不管他这地儿有没有人上榜,府衙那边也会派人过来,拿了红榜让他贴。
这一举,为的是告知各镇各县,今年啥子人上榜了。
这便是寒窗苦读无人问,一朝成名天下知。
赵主君哪里晓得这个,只以为府试在府城考,那么红榜也只会贴在府城府衙外头,因此还特意叮嘱赵管家盯着点,一放榜了就立马去给他看。
还是早早的蒋小一起来套牛车,他听见动静出来问了一嘴才晓得——原来镇上的衙门也会贴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