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。”楼县令点点头,往地里瞧,还能看见没割完的大豆呢!
村民们听见蒋小一竟然喊大人叔,而大人还应了,心里不由一阵唏嘘羡慕,这蒋家真真是厉害了,竟然和县令大人都搭上了关系,不过县令大人身子骨真是好,听说半个月前刚被捅了几刀,这才多久啊,就来视察了。
怕是拖着伤痛来的,大人真是个好大人,不过也宽厚,对着小一还能和颜悦色的,刚才吓死他们了,还以为大人是气不过,来抓蒋小一的呢!还好还好。
蒋小一让几个村民进去帮忙,没一会儿就收好了,玉米装了好些个麻袋。
蒋小一又问唐山,今年全套种吗?
县令大人就站自己跟前,唐山慌得要命,可有蒋小一这个熟人在,他倒是没那么怕了,说:“没有,有几亩没套。”
蒋小一:“那能先去那边收吗?”
自是能的。
套种的收一亩,没套种的收一亩。
套种的收了十三麻袋,没套种的收了十麻袋。
再去看陆家的,照旧是套种的收得比单种的多,几家下来都是这般,楼县令又问蒋小一,那套种的大豆和往年单种的大豆比呢?
蒋小一道:“也多了,我家今年多收了九十多来斤,不知道别人家是不是也这样,不过以前一个豆荚里头结的黄豆大多都是两颗或是三颗,但今年却是三颗四颗,我瞧着比之前单种的好。”
楼县令看向村长,村长立马也说了,确实是这样。
村里人几乎都这么说。
楼县令谨慎,不敢马虎,仔细问完话,便又朝旁边伸手,一面之词不可全信,还是得看数字来说话。
师爷赶忙双把往年税收的账簿递过去,楼县令翻开,找到小山村,看了几眼,又让几户人家各自收一亩大豆,当场铺开竹席打了,然后筛干净直接上称。
村民们跟在楼县令身后头,看了半响,也隐约知道他要干啥了。
就是做个比较,看这套种是不是真的能增收了。
知道大人想干啥了,村民们都不用他发话,自顾做起来。
现在大豆刚收下来,自是会重些,可楼县令以前也是农户出身,自是晓得一斤大豆晒干了会轻多少。
因此倒也无甚紧要。
称了五家的豆,再对比账簿上,去年唐山家种了五亩的黄豆,一共是一千一百五十斤,那一亩便是两百多斤。
但现在只收了一亩,便有三百多斤。
晒干会轻些,但绝不可能低于三百斤。
是不是唐山家种的比较好,因此今年曾收了?
不是,其他几家也是如此。
这套种,确确实实是增收了,虽然不多,但最重要的是,一亩地能种两样物这事儿是真真切切可行的。
楼县令先头就晓得弄这套种后,玉米、大豆都长得十分好,可现在亲眼见着了,还是控制不住高兴得厉害,手都在微微颤抖着,他按耐住心里那股激动劲,又仔细问蒋小一:“这玉米和大豆咋种的。”